看完电影《七宗罪》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大卫.芬奇的另一部黑色电影《天生杀人狂》,还有日本影片《大逃杀1》,或许还有其他类似的,像《沉默的羔羊》这类的影片。这些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基本大都是虚构并带着离奇与残暴,影片的结尾也往往让人感到些出其不意的“尽如人意”或“不尽如人意”。无论这些“出其不意”是导演刻意为之,还是出于内容的需要。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在影片开始,影片分级级别鲜明的展示。
在很多时候,社会的病态、人性的黑暗、以及更多“背后的东西”,在温吞的表现方式下不足以引起警戒,反倒是以种种血腥、残暴、惊悚以及变态等不合理的表现方式,就像硬生生从活人身上撕下一块皮肉的疼痛,更容易让人深刻记忆并有一定的反思。
而这样的表现主题和方式,肯定是需要一个更加宽阔的胸怀,才可被人所容忍、默许、接纳、认可。
“底层人民的承受能力,远远要比统治者想象的要强大”。而统治者,却一直沉浸在自己的认识中,逶迤不前。
《七宗罪》影片在结束时沙默塞说“海明威说: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们为之奋斗。“
七宗罪——暴食、贪婪、懒惰、淫欲、骄傲、嫉妒和愤怒——在天主教中被认为非常严重的七种大罪。
影片《七宗罪》在昏暗的大背景下描述了在一个多犯罪城市的故事:威廉.沙默塞是纽约警察局的刑事警官,也是个处理凶杀案的专家,他当了32年的警察,每时每刻都在勤恳地工作,他也看到太多也感受到了太多的不幸,他觉得已经没有精力在做这些事情了,所以还有7天他就要退休了,终于可以过过平静的生活了。
为了代替他的工作,上司又给他派来一个新警员——年轻气盛的米尔斯,他是和妻子翠西一同申请调到纽约来的,起初翠西并不同意来这座罪恶的城市,但米尔斯认为只有在这里才能接手一些重要的案子展示自己的能力,于是在他的百般劝说下,翠西最终同意了。威廉.沙默塞作风严谨,办事沉稳,米尔斯则容易冲动,心高气傲的他与威廉办案的方式截然不同。也许在冥冥之中就已经注定,米尔斯在这个城市的第一个案子也正是威廉的最后一个案子——一个很胖的男人在家中被杀了,可是在现场,米尔斯和威廉却没有发现什么破案线索。
紧接着另一件案子发生了,一位富有的辩护律师格特被人杀害,在凶杀案现场的地板上,凶手用血写出:GREED。心思缜密的威廉重新回到第一个案发现场,仔细检查每一个蛛丝马迹,终于在冰箱后面发现了:暴食字样。这时他们才幡然醒悟原来他是被强迫吃下了大量的食物直到胃被撑破而死的。
威廉猛想到了《失乐园》中的一句话──基督教的七种罪孽:暴食、贪婪、懒惰、愤怒、骄傲、淫欲和嫉妒。他认为接下来还会有5宗谋杀案,分别与其他的罪孽联系起来,可米尔斯不相信这个。翠西邀请威廉来家里面吃饭。米尔斯有些不悦,但翠西和威廉一起谈得很愉快。
在办案现场发现的指纹使格特的当事人毒贩维克多成了警察的怀疑对象。他有前科,还有心理疾病。警察去拘捕他时却发现他早已经死了,在墙上发现写着“懒惰”。
通过在图书馆内部的资料调查,威廉终于把目标锁定在了记者约翰.杜,一个为了不留下自己的指纹而将手指上的皮割掉的变态。但当威廉和米尔斯前去搜寻他时,他已经跑走了。在约翰.杜的家中,他们发现了一个金发妓女的照片。但等他们找到她时已经死了,旁边又写着 “淫欲”两个字。
在星期日,威廉即将退休,而约翰.杜打来电话告诉他们又下手了。——一个女人赤身裸体地死在床上,旁边写着“骄傲”。威廉决定处理完这个案件再退休,可约翰自己来自首了。谨慎的威廉认为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因为还有两宗罪恶未完成,约翰一定还有后手。 约翰招认还会有两具尸体并带他们去找。这个时候,有人给米尔斯送了一个包裹。威廉打开的时候却发现了包裹里面竟然是翠西的头颅,约翰告诉米尔斯是“嫉妒”的罪恶杀死了翠西。
盛怒之下的米尔斯无法控制自己,最终开枪打死了约翰——他犯了“愤怒”的罪,是完成整个七宗罪的最后一人。看着米尔斯被押上警车之后,威廉肚子面对着夕阳。
《七宗罪》使人们接触到了人性最黑暗的一面,虽然它是虚构的故事,可是它的气息已经抓住了现实的思绪和情感。正像片中沙默塞老侦探说:”如果我们抓住了约翰.杜,而他本人就是魔鬼和撒旦的话,那也许是我们所期望的。但他不是魔鬼,他只是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