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幸福——是件很简单的事;
长大后,简单——是件很幸福的事。
simple
INTJ的共情能力低么?
感觉不低的吧!
认为这个和环境、背景、经历、知识等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涉世未深的、未入社会的应该再成长成长。(有很多自誉为INTJ的人说自己共情极差。)
碰到了重要的人,INTJ的共情能力应该还是不错的~
但是这个共情,也许并不是看着对方感同身受体会出来的,
而是通过强大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演练出来的。
一个是触景生情,一个是情景模拟。
只不过前者更加具有情感色彩,而后者只是冷冰冰的数据分析。大家也更喜欢前一种方式。
看到一段既有趣又有内涵的话,不仅仅关于共情与认知能力,可能包含很多。
分享下:
该怎么讲呢。
有些事情很难用文字讲清楚,假如A驯化B是AB,B是很难理解A的,但是B会觉得A很懂自己,但是人的理解不是一下子发生的,因为信息理解需要过程,过程很漫长,可是又是一下子发生的,有一天B遇见C,C说了B当年对A说的话,一瞬间B明白现在是BC关系,自己站到了当年AB关系的那个位置。
理解就一下发生了,C觉得B很懂他,那是因为现在的C就是以前的B。没有C出现之前B可能不能懂A。但是,就算懂也只是懂以前的A,不可能是懂现在的A。
然后这样的事情会重复发生。C会遇见D,A也许会遇见新的B1, B也许会遇见另外一个C1,这种重复是多维的,但是有一天你会看清楚这种多维度的关系。
时间是很难超越的距离,所以而这个距离很难被打破,除非,有一个人的时间停下来了,那你知道应该什么意思,有一天新的BC关系里的C年龄比A死亡的时候还要大,那个时候,
才能勉强说B完全懂A,说勉强是因为比如你永远也不能理解17岁的高斯,严谨来讲,这还有一个智商差异的差距,但是对普通人来说又足够,因为普通人没那么大智商差异。
但是这个过程是很残酷的,而且在客观性上来讲,不可逆,不可逆就算了,还没有同时同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