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Follow your heart

有别人在场,我们最好不要劝告或批评,这是为什么|影响与改变

有一天,小戴维在自己的起居室里透过窗户向外面看,忽然他看到一个黑人从外面走过,在这个只有白人居住的社区里,有黑人出现是一件稀罕的事。戴维向自己的父亲跑去,边跑还边叫着:“爸爸,爸爸,我刚刚看到了一个黑鬼。”父亲不禁笑了起来并表扬儿子做出那样很对。

可以想象,戴维能学会这一侮辱性的称呼只有一种可能,即他曾听到像自己父亲这样重要的榜样说过。而现在小戴维的态度正因为做出了相同的行为而得到强化。遗憾的是,一旦戴维对那些得到了强化的消极标签进行思考,他的态度和信念就会受到一些消极的影响,偏见——紧接着就会形成

当戴维长大成人进入大学后,辨别性刺激的出现将对他是否会把习得的偏见付诸行动产生重要影响。

辨别刺激是表明反应能否被强化的刺激。例如,可以训练鸽子只有在出现红灯时才啄按钮来获取食物,其他灯出现时,啄按钮就得不到食物,动物就学会了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此类关联性。

当戴维与童年时的朋友一起在当地的酒吧时,那么信号就是“放行”:把偏见说出来,将之付诸于行动,坚持这样的信念( say it,do it,be it)—此时偏见是被接受和被认可的。

而当些更加开明的大学教授和同伴在场时,戴维会得到这样的信号,即一个持有偏见的人是不合时宜、令人无法宽恕的,并且有可能会受到惩罚。

因此,戴维可能就会有所节制,避免带有偏见的言语,并更加冷静地行动。

如果这时戴维遇到其他种族的成员,他可能会更加留意该种族成员的积极品质,而这些积极品质对他的那些无中生有的成见构成了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带有偏见的态度将会开始逐步减弱。

因此,辨别性刺激为人们根据先前习得的方式做出反应创造了条件。根据其所发出信号的不同,辨别性刺激的出现既能够引发某种行为,也能抑制某种行为。

比如你在公共场合对坦尼娅做出的善意且具有建设性的批评,会被视为是充满敌意的;而你在私下对她做出的批评则会被认为是有益的这时,他人在场就成为了一个辨别性刺激;当你试图劝告朋友时,应对该辨别性刺激特别谨慎。

这不仅可能会对别人造成错误的印象或误解,还可能会对被劝告的人产生一些额外的负面影响


延伸

一旦我们知道辨别性刺激如何在一个特定情境中发生作用,那么,对这些辨别性刺激的操纵就是一种强有力的行为控制方式。一些宜传者使用一些象征符号作为辨别性刺激,以使反对者感到恐惧而做出回避反应;而这些象征符号则激发了拥护者的爱国精神,进而做出趋近反应。

更多查看:一本关于社会心理学的《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菲利普.津巴多著

赞(0) 支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觉得有用,欢迎转发;保留作者信息;(采集人员请润)七宗罪心理 » 有别人在场,我们最好不要劝告或批评,这是为什么|影响与改变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Follow your heart

关于留言

觉得有用就打赏一下吧!您的支持是我做下去的最强动力!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