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是平庸的情调对卓越的反感。置身于充满竞争且心理发展不完全成熟的中学生,由于个别差异的出现而导致的优越地位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羡慕他人的优势,激发起一个人奋发图强的精神,这是积极方面,但也可能使人产生嫉妒心理。
⑴形成原因
学习、工作方面。学习优秀、工作能力强、人际关系好的人往往成为被嫉妒的对象。而这些方面处于弱势的人必生失落之感。虽然其中大部分人能正确对待,但也有小部分人则心生不满、怨恨、充满敌意、甚至图谋拆台和报复。
交友方面。对异性的好感和模仿性初恋;使对爱情的含义还不甚了解的中学生产生很大的困惑,且易使嫉妒走向极端。
才貌。优秀的才能和俊美的容貌容易使人得到成功,而才貌较差者则要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嫉妒心理由此而生。
⑵对待方式
正确看待人生价值。一个埋头于自己的事业追求的人是无暇顾及别人的事的。一个人没有理想,胸无大志、无所事事,就会去挑剔别人,寻别人短处,自己不进取,却去阻碍他人前进。
发挥自我优势。根据最新发现的多元智力理论,各人均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追求万事超人前既无必要也不可能。某些方面自己不如人,但却可以在另一方面做得更好。所以要学会扬长避短,发现并开拓自己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力求改善现状。
培养达观的人生态度。人生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角色,人人自得其所,各有归宿,要有勇气承认对方有比自己更高明更优越的地方,从而重新认识、发现和创造自己。这样就能从病态的自尊心和自卑感中解放出来,从嫉妒的泥潭中自拔起来。
密切交往,加深理解。许多嫉妒心理是由误解产生的。所以,要打开心扉,加强心理沟通和融洽,避免产生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