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数据分析的论文,抛砖引玉,说明愤怒强度不一定会随着年龄自动消减,女性作为高愤怒人群,应注意学会在工作场所和家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它的指导意义在于:
40多岁的女性最易怒,其愤怒指数是40多岁男性的两倍。需要格外注意情绪管理。
20和30多岁的女性最容易把愤怒表现出来。
时间可以让人把被动感受转化成主动感受,经常愤怒或压抑的人群如果不主动改善,会将愤怒和压抑变成自己的人格特质。
负面感受的频率可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但对愤怒不做干预的话,愤怒强度不会减少。
背景:
虽然一直有研究表明,不善于控制愤怒对人有害,但很少有人关注这种情感体验和表现差异上的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不断丰富,把愤怒的强度减弱以及学着管理愤怒是符合情理的。
目的:
本项目的目的是探讨在不同年龄段人们愤怒频率、强度和表现的不同。研究对象为在东南大学参加了一个健康博览会的非临床样本的学生、教师和工作人员。
研究设计:
本描述性研究涉及的样本为以白人为主,年龄跨度从18到76岁。共有206名男性和199名女性参与调查。愤怒的强度是由工具在家里和在工作或在学校里测量出来的。
结果:
在家里,人们的愤怒无显著年龄差异。40多岁的女性在工作中的愤怒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女性;而且,她们的愤怒程度几乎是同样年龄段40多岁男性的两倍。在公开表现愤怒的倾向上,有明显的年龄和性别差异,(20多岁和30多岁的)年轻女性在愤怒表现的总分(备注:见表1Total Expressed Anger,下同)上得分最高。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愤怒的研究需要调查更多不同年龄段的样本,以使得人们对愤怒的管理和干预方式可根据客户情况量身定制。 (J Am Psychiatr Nurses Assoc [2002]. 8, 44-50.备注,此处未译的是原观点的英文出处,以下同 )
愤怒可以用来发现和避免侵犯一个人的价值观、信仰或权利(托马斯, 1995)。然而,越来越多的经验证据表明不善于控制愤怒对人有害。人们发怒的频率太高,程度太激烈或者持续时间太长,以及/或者其表现方式伤害到自己和其他都是有问题的。例如,长期抑制的愤怒与血压偏高(Thomas,1997 )有关。研究者们发现,不善管理愤怒与消耗性的的生活方式(即消费更多食物、烟酒和毒品)和疾病,如高血压、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癌症和抑郁症(Knox等人, 1998; Scherwitz &Rugulies, 1992; Thomas, 1997a; Thomas等人, 2000) 有关。
相反的,积极明智的愤怒行为与低血压和更健康的体质相关(Davidson, MacGregor, Stuhr, Dixon, & MacLean, 2000; Thomas, 1997b ) 。鉴于不制怒造成一系列有害后果,精神卫生专家们已经制定了一些干预措施。但是,许多现有的愤怒管理干预措施是针对青少年和大学生调整其强烈的愤怒、敌意认知和攻击行为的( Feindler ,1995; Hazaleus & Deffenbacher , 1986) 。如果在制怒方面根据年龄做调整,为老年人服务的临床医生可能需要修改他们的干预措施。
令人惊讶的是,研究人员在愤怒的体验和和表现上很少注意年龄差异。在大多数的愤怒研究上,年轻人,主要是大学生被采样,有些研究成果会推广到年纪更大的人群。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年龄和经验的不断增长,人们愤怒的强度有所降低,更能学会明智地制怒。当代的理论家提出,情感的发展贯穿整个成年生活( DeRivera , 1984)。国家心理咨询健康委员会( 1995)主张 , “需要做些贯穿一生的研究,以确定连续性的,与其他人不同的情感现象的差别(正面和负面的) ”(p.844 ) 。因此,本项目的目的是检查愤怒的频率、强度和表现上的年龄差异。
理论框架
本研究的指导框架是发展学理论。虽然情绪的开发被认为是人格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方面,埃里克森( Erikson ,1950)是为数不多的发展学理论专家中专门解决情感问题的。每种情绪都有它固有的自适应功能,但正在成长中的儿童必须学会调节和改善他们的情感表达方式,以避免成为不适应社会的人(Izard, 1993) 。
愤怒所独有的自适应功能可激发能量做出行动。强烈的生理兴奋驱使人们在感到被冒犯时口无遮拦或者动起手。由于愤怒有潜在的破坏性后果,社会上都用心理和肉体上的惩罚来限制人们公开表现愤怒。孩子们长大以后也会学会这方面的文化规则从而表现或压抑如愤怒和悲伤等情感。孩子们的情绪感受深受家庭出身、性别角色社会的影响、也与兄弟姐妹和玩伴互相影响。他们的社会认知发展水平,与他们对自己和对他人的理解一起发展(Cox, Stabb, & Bruckner, 1999) 。
频繁发生的特定情绪,比如愤怒,往往会产生特定类型的认知和行动。情绪-认知-行动这样的模式反复发生,会造就出一种个性化的反应方式——即一种人格特质(Izard, 1993)。研究愤怒的人们指出,把两种不同的愤怒区分开,即有的愤怒是稳定的人格特质(比如,一个人感到不公正和被侵犯时总是用愤怒来反应),有的愤怒是在面临特别挑衅时暂时的心理觉醒状态(Spielberger, Reheiser, & Sydeman, 1995)。
据斯斯皮尔格(Spielberger)等人的研究,有持久愤怒倾向(称为愤怒或敌意特质的人)往往更频繁地发怒,并且在更多情形和场合发怒。有证据表明,愤怒特质在青春期早期是肯定能被预测出来的(Yarcheski,Mahon, & Yarcheski, 1999)。
发展学理论学者曾经把成年时期看作是青春期和衰老期之间一片广袤不起眼的高原。不过,佩皮劳(Pelau, 1952/1991)强调成年期为持续“向前发展的个性时期” (p.12) ,当代情感理论学者(如De-Rivera, 1984)认为,成年期当人们面临生活挑战时,会不断体验新的情感。现在,人们认为人变得成熟后,个性会变得不那么僵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被压制的风格可能会变成个性压抑的风格;无意识的过程可能成为自觉的过程(Vaillant, 1990) 。例如,因社会告诫她没有“女人味儿”的女人,会在中年期开始发怒,并断章取义将其引申到更广的互惠关系上(Thomas, Smucker, & Droppleman, 1998)。
威能(Vaillant,1977)声称,随着年龄增长,当懂得怎样应对挑战时,年长的人们会变得不易喜怒于色或责备他人,更乐于帮助别人。在青春期生气时总激烈表现愤怒的人,在他30多岁的时候更有可能会感受到他人的需要和体谅他人(Thomas, McCoy, &Martin, 2000)。因此,发展学理论似乎能证明随年龄增长,人们更能驾驭情感这一说法。
虽然相对少,还是有一些研究支持随年龄增长更能驾驭情感的理论。
文献综述
虽然相对少,还是有一些研究支持随年龄增长,人们更能驾驭情感的理论。因为驾驭情感的潜力在那些被虐待和被忽视的人身上严重受损,下面的文献仅限于对非临床人群的研究。
文献综述进一步界定为:愤怒管理方面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研究表明,孩子的愤怒随着年龄变得更加理智(Rotenberg, 1983) 。该研究调查了一、三、五、七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大的儿童更不太可能采取报复性行动,而且他们更有可能说自己发怒是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观点。
纵向研究表明情感贯穿整个青春期并日渐成熟。项目评估12、15、18岁的男孩和女孩( Torestad, 1990a , 1990b)发现,在大多数的愤怒-挑衅的情况下,观察对象(他或她)是被冤枉的(以自我中心的愤怒)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加,青少年逐渐能在其他人被恶劣对待时,为他人而不是自己(无私的或利他的愤怒)感到愤怒。另一项关于高中生的研究,调查了两个时间点(从他们13岁开始,直至两年后的16岁),调查表明理解和同情那些发怒者的能力在提高(Freeman, Csikszentmihalyi, & Larson, 1986) 。
一 些研究发现,年纪大的成年人能更好地i把情感融入到认知过程中(比如,Labouvie-Vief, Hakim-Larson, DeVoe, & Schoeberlein,1989),并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包括不稳定性和伶俐性较少(Lawton, Kleban, Rajagopal,& Dean, 1992)。录像显示,参与冲突讨论的年长的已婚夫妇,比中年的夫妇表现的愤怒、厌恶、斗争性、牢骚少(Carstensen, Gottman, & Levenson, 1995) 。
有一个多样化的样本研究了天主教修女、挪威人、非裔美国人、华裔美国人和欧裔美国人,报道说年纪大的成年人的负面情绪较少( Gross等人,1997)。另一项研究中被调查的人员年龄范围从18岁-98岁,研究证实随着年龄增长,负面情绪的频率随之降低,但负面情绪的强度并没有减少(Carstensen, Pasupathi, & Mayr, cited in Carstensen, Isaacowitz, & Charles, 1999)。
谭格尼(Tangney)等人(1996 )研究了整个生命周期中明智的愤怒反应,并对照破坏性的愤怒反应。调查样本为307名儿童、434名青少年、214名大学生和195名成人。研究人员评估了怒气的引发、意图、认知和行为反应以及长期后果。在整个生命周期上,明智的愤怒反应和适应行为(比如采取纠正措施)明显在增多,恶意的企图和攻击行为在减少。
在一项针对女性愤怒的大规模研究( N535 )总共九项指标中,七项有显著的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愤怒的释放(愤怒的发泄)措施和非理性的强迫性愤怒的想法(认知性愤怒)的分数随之降低(Thomas,1995)。研究显示年轻的女性有更加频繁和明显的愤怒,而55岁及以上年龄的女性对愤怒有自控能力。由于缺乏纵向数据,研究人员无法辨别年长女性抑制愤怒的原因是人们传统上对年长女性更世故,还是随着年龄增长她们的情绪变得更加成熟。
与此研究相对,它意味着负面情绪在线性递减,一些纵向研究表明,愤怒和敌意一般会稳定地持续一段时间。米尔斯学院第一个于1958年和1960年把女性作为研究对象,亚当斯(Adams,1994)总结道,年龄为21、27、43和52岁的女性的敌意分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地非常稳定。换句话说,大学的高年级女生与中年女性的敌意类似。这些发现支持斯皮尔伯格(Spielberger)及其同事 对两种愤怒趋势持续一生的描述,即玩世不恭地感知人际关系,和当此情形发生时总是怒气冲冲。
总之,在愤怒的年龄差异上的发现有好有坏。目前还不清楚对愤怒和敌意的管理是否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更加有益于健康,还是有损于健康。因此,本描述性研究旨在针对大量非临床样本的成人探讨愤怒的频率、强度和表现。
发展学理论,此学说假设:年纪大的成人发怒的频率和强度比年轻的成人要低。(备注,下面的试验主要用来验证此假说是否属实。)
样本
样本包括东南大学的405名健康、公平的参与者。其中一半是工作人员或教师,另一半是学生。参加者的年龄范围是从18到76岁。有389人提供了种族信息,其中84 % (N = 327)是白种人。男性(n = 206)和女性(n = 199)数量相当。参与者(N = 220 )中未婚人士(47 %从未结过婚; 8 %分居、离婚或丧偶)的数量比已婚人士(45 %,N = 180)多。
参与人员在健康博览会先签署了参加由护理学院提供的健康筛查的知情同意书。参加这项研究签订另一个单独的同意书。调查愤怒的文书被嵌入作业健康检查问卷,由所有参加健康博览会的人完成。问卷调查评估了人口学特征、健康行为、应激水平、自我效能,以及本次调查未包括的其他变量。
当离开博览会时,人们如果选择参与本项研究,就把完成的问卷包放入一个盒子,如果放弃则放入另一个盒子。随后,研究人员收集同意者的数据。据估计,大约有四分之三的参与人同意参加此项研究。
愤怒指数。
由Goldstein, Edelberg, Meier, 和Davis (1988)开发了一项用于测量愤怒频率、强度和表现的文书作为工具。根据Spielberger等人(1995) ,它对于区分愤怒的感受和怎样习惯性地表现愤怒至关重要。此工具能将其区分开。它也评估了大多数人大部分时间所在的两个环境背景:在工作和家庭中的愤怒经历和表现。同一个人在家里与在工作地点的愤怒举动截然不同。
在工作中(对于学生来说学校里的)愤怒的频率是由下述问题查明的, “在工作中,你经常感到生气吗? ”回答可以在模拟标尺上用“从不( 0分)“到“总是这样(10分)”来表示 。在工作中(或学校)的愤怒强度是由下述问题评估的,“工作中这种情绪有多强?”回答可以在模拟标尺上用“没感觉“到”感受极强”来打分。根据此工具的打分协议,工作中的愤怒体验(Worktotal)的分数,是用工作的频率乘以愤怒的强度算出来的。
家里的愤怒也是用类似的问卷根据愤怒频率和强度计算出来的。频率乘以强度得到的分数作为在家愤怒感受的分数( Hometotal)。总的愤怒感受分数也是(用工作中的愤怒频率强度以及家里的愤怒频率和强度)计算出来的。 Goldstein et al.(1988)(备注,以下简称G测试工具)在他们的研究中只用了总分,但每一项的得分和总分被用来做目前的分析(见表1 ) 。
受访者还被问到工作中的愤怒表现, “当你在工作中感到生气时,与你工作的人是否注意到了你的情绪?”在家里, “当你感到愤怒时,你的配偶(如果不是与配偶住在一起,你最好的朋友)知道你生气了吗?“
同样的,回答可以用分数从0分 (从不)到10分( 始终如此)做出选择。每一个点都会计算得分,然后汇总,以得出愤怒表现的总分Total Expressed Anger,它是工作中及在家愤怒对其他人的影响的总和。
G测试工具的有效性由它每一条目上小心的措词,以符合在临床文献上的概念定义,以及愤怒的频率和强度与那些由其他研究人员开发测量的相似概念定义(例如,Spielberer 等人,1995)来支持 。内部一致性信度,采用Cronbachs alpha ,在健康博览会的前一项研究中等于.75 (Thomas,1997b ) 。平均 项目间相关系数为0.33 。
将样本按年龄分组:青少年组(19岁及以下)、20多岁、30多岁、40多岁,以及老年组( 50岁及以上)。表1列出了所有按年龄和性别分组得出的平均愤怒值。采用方差(ANOVA)分析,发现在家里的愤怒情况没有显著的年龄差异(Hometotal ;所有的p值> 0.05)。
在每个年龄组中,女性在家里感到的愤怒频率都高于男性,但各年龄组中的这种差异都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但是20多岁组( t = [161] 2.77 , p = 0.0063 )和50多岁组( t= [75] 2.52, p= 0.01) 。除了青少年组外的每一个年龄组里,女性在愤怒感受的总分Total Experienced Anger得分都高于男性,但只有在40多岁组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t = [55] 2.09, p= 0.04)。
各年龄组的数据都显示,在家里女性感到愤怒的频率都高于男性….
在工作中愤怒的频率或强度没有没有显著的年龄差异。然而Worktotal 这个数值上,40多岁的女性得分( t [ 47 ] = 2.56 , p= 0.01 )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段的女性; 而且,她们的平均分(M = 18.4 , SD = 18.23) 比对应的与男性组(M = 9.8 , SD = 6.96 )得分高出将近一倍 。然而,这个年龄组的女性更不愿意表现出她们所感受到的愤怒。
在愤怒表现的总分Total Expressed Anger,在工作中以及在家里倾向公开向别人表现愤怒这一项,可以看到各组之间有明显差异差异。按年龄和性别分都有差异,年轻女性此项得分最高( F [ 5,399 ] = 3.14 ,P = 0.0085 ) 。如表1所示,愤怒表现的总分Total Expressed Anger的平均值上,20多岁和30多岁女性得分最高,50岁及以上年龄的女性得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