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彼得。马厄重110公斤,一天抽三包烟。虽然他从来没有参加过体育锻炼,但他和朋友们打赌说他可以跑完马拉松。他开始跑,而且竟然跑完了。在路上,他发现自己是一个天才。于是,他成为了一名专职的选手,而且仅用了2小时11分钟就完成了马拉松全程,比世界最好成绩仅仅满了6分钟。在此过程中;他变瘦了,体重下降到60多公斤,而他身高2.0米。他还是会担心自己的体重,不过这次怕的是太瘦了。即使我们不能跑马拉松,运动对我们变瘦并保持苗条还是有明显功效的。身体经常活动能消耗能量,从而提高新城代谢,并使身体更加强健。彼得。马厄和一些幸运的人们热爱运动,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穿上耐克鞋跑上几公里比看一次牙医还要难。为什么做这些对我们明显有效的事情会这么难呢?
大多数动物都很懒。就拿老鼠来说吧,科学家在做关于极限运动的效果实验室,很自然会想到老鼠,因为他们是长跑的好手。可是问题在于,老鼠并不比人更想跑马拉松。当把老鼠放在小小的踏车上时,它们中的许多会罢工。它们会坐在传送带上,即使屁股擦伤了也不管。老鼠在逃避运动方面非常有创意,它们会靠着墙,或者把脚撇得很夸张-只要不跑揪成。我们中任何能为逃避锻炼找出好街口的人都会同情它们的。懒惰对多数动物来说都是好事。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有必要要离开沙发想野生的灵长类动物那样思考。以食物的形式储存的能量很难得到,而且一旦得到了,就不应该浪费。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狮子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老鼠在踏车上蹲着,而人么像躲瘟疫一样躲避体育馆。在穷国,唯一运动的人是特权阶层-富人、旅行家或全职运动员。同样,现代抢掠者的生活也很活跃,只要不必要的运动这一概念也让他们摸不着头脑。进化偏爱节俭的动物,但是对随意浪费能量的机制则会投去严厉、警惕的目光。那些不能对能量进行必要浪费的动物怎么样了呢?它们死了。它们的基因也跟着死了。我们是那些慎于活动的人类的后代,我们也遗传了他们储存能量的基因。